石墨冷凝器的使用方法
發布時間:2020-5-15
1、 加熱:作加熱器運用時,應先通入物料,然后通入熱載體。熱載體通入時,其流量應由小到大,溫度由低 到高,緩慢通入,確保設備受熱平均,不允許超溫超壓,以防止由此產生較大的溫差急變性,構成設備損壞。防止由于干燒構成設備損壞。泊車時次序相反。
2、 冷卻:作冷凝器、冷卻器運用曾經應將殼體頂部的排空閥翻開,先通入冷卻液帶殼體內其完好打掃后再關 閉。翻開回水管道閥門后通物料。如殼體內有不凝性氣體出現(因而或許下降換熱效率),應停止打掃。
3、運用過程中必需常常排放殼程頂端的不凝性氣和底部的冷凝水。禁止驟然升降溫度,避免對設備構成損壞。 阻止速冷速熱,以防過大的溫度應力使釜體構成裂紋。經或許的削減開泊車次數,以延伸設備的運用壽命。
4、 必需在本設備的技能特性指標內作業,阻止超溫(許用溫度:-20℃—165℃)超壓(許用壓力≤0.4Mpa)運用。
5、 防止物料激烈沖擊作用,在開閉閥門時逐步得調到最大或最小流量。
6、 設備運用曾經應將殼體頂部的排空閥翻開,帶殼體內其完好打掃后再封閉。
7、 設備底部的排空管應定時翻開排污,冬季泊車后應將殼程介質排凈以防設備凍壞。
8、運用過程中必需常常排放殼程頂端的不凝性氣和底部的冷凝水。
9、 運用過程中發現墊片或填料泄露時應間斷操作,調整緊固螺栓;若調整后仍泄露,則應排出管程物料,重 新改換交換墊片或填料。
10、 應定時分析管程的物料成分,審定能否發作串漏。
11、應定時查看設備冷卻介質能否中綴,必要時可增設報警裝置。
12、當發現傳熱管滲漏時,應泊車檢修。檢修后的設備需經試壓查驗合格前方可投入運用。
13、 盡或許的削減開泊車次數,以延伸設備的運用壽命。
14、 當設備傳熱才干下降時,應泊車檢修。若設備結垢嚴峻,可采用恰當的化學辦法清洗;管內若因結晶物堵 塞,可加熱熔融清洗,禁止用機械辦法處置。
15、 設備間斷運用,應排凈內部殘留的冷、熱載體。
16、關于易結垢的物料,泊車時應放盡物料,于泊車后用能溶解結晶物(或沉淀物),又對石墨元件又無損傷的浸液(或熱水)由上向下沖洗縱向孔。
17、 禁止驟然升降溫度,避免對設備構成損壞。
18、 當保送的介質壓力超越設備的運用壓力時,應在介質進口接收處設置減壓裝置。